假如我是部門經理,我會……
發布時間:2007-02-28 09:15:29
來源:中企動力
有人說,小型企業依靠人情來管理,中型企業依靠制度來管理,大型企業就要依靠文化來管理。勿庸置疑的一點是,我們中企動力已經是一個覆蓋全國的大型IT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完善就已經也一直擺在我們的面前。對于外人來說,一提到中企動力就說我們是一家提倡狼性文化的企業,但實際不然。我們中企動力從高層到基層,多年以來都始終致力于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與完善,“責任、勤奮、專業、創新”并非擺在我們桌頭案邊的口號。
基于此,在天津分公司兩位總監的倡導下,第一屆中企動力天津分公司企業文化演講大賽于二零零七年二月七日的下午18:00正式開始,比賽分為上下兩段,分別在兩個工作日的下午下班時間進行,總共歷時六個小時。本屆演講大賽的題目是“假如我是經理”,這個演講題目其實就是要推動每一位員工都進行深刻的思考——站在部門經理的位置上去思考,推而廣之,同樣是要求每一位經理能夠站在總監的位置上去思考,總監能夠站在公司的全局角度去思考。而思考的結果就是要讓每一個中企人更具競爭力,整個中企動力也更加強大。
大賽要求每個部門選派兩位選手,出場順序抽簽決定。先后有十七位員工秉承著各自部門的諄諄厚望上場搏殺,每一個人的優秀表現也的確令每一位在座者都眼前一亮。
綜合來說,員工們的演講內容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要做一個職業的經理人,突出的業務水平是必備的前提,而優秀的人品也不可 或缺,只有“先做人,后做事”才能服眾。
二、走進部門之后,要對本部門每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都要準確把握,以便合理營造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特點的環境。同時,在工作的不斷推動中,對每個人的心理發展歷程更要有細膩的深刻挖掘。而這些都是建立在部門經理優異溝通能力的基礎上。
三、團隊的穩定性對于我們中企動力尤為重要,這也是出成績的前提。優異的團隊
就要為自己制定優異的目標,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并且要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沖勁和狠勁。
四、作為一個經理人自然掌握資源,合理地調配資源,結合有效而科學的前期策劃,扎實的執行力與適時的調整,不僅僅會在團隊內部形成公平合理的競爭合作氛圍,也同樣可以大幅提升整個團隊的核心競爭力。
五、部門經理要不斷完善經營理念,有效整合市場資源。
六、中企動力的部門經理就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傳遞給部門內每一個員工,通過營造學習型組織,打造學習型團隊,進而帶動提升其他部門的學習能力。
七、部門經理必須有超強的承壓能力,有責任心,而這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整體。
在諸位演講選手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商務一部高級客戶顧問張越的三階段管理理論。他強調任何一個團隊都擁有三個階段,即混沌期、發展期、成熟期,而部門經理要針對不同的階段啟動不同的管理手段。像混沌期應該強調目標,采取高壓執行的方式,發展期就適合以專治加民主的方式,而成熟期只要求部門經理做到把握和把持部門每個員工即可。
總體來說,每一位員工都是在用“心”去發表自己的感言。其后,由李總作精彩點評。李總說,本次大賽的目標有三點,第一,鍛煉大家的演講口才,第二,為儲備人才做準備,第三,給大家提供換位思考的機會。而說到比賽的過程,可以說,17名選手中的每一位做到比較自如的表達了自己對經理的想法。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很多不足。比如,演講的最大特點是表演加講話,但大家的肢體語言并未達到演講的標準。當然,準備時間較少也的確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發揮。演講的結果不能完全說明他就具有作經理的真實能力,但演講的結果證明了大家對本次大賽的重視程度。正是通過這次大賽,體現了大家對我們公司文化的理解,同時也展現了大家的才華。取得獎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意義,因為我們中企人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每一件事,去創造每一次成績,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燕總分別為一等獎王寶江(商務一部),二等獎董方(商務三部)和三等獎張越(商務一部)頒獎。在每個人都發表獲獎感言之后,燕總說,我們中企人將是要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必須要永遠保持做第一的心態,凡事努力做到最好才肯罷休,否則怎么對得起公司對你的培養?對得起“中企人”這沉甸甸的三個字。希望大家回去后也一定要好好思考這個命題,并最終實現這個命題。
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