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立福
公司:天津市華源工業公司
職位:經理
群眾富了才真算富----黨員經理王立福改革開放轉瞬十余年,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第六個年頭、在我們正盤點津沽大地蓬勃高漲的經濟大潮時,王立福及他率領的天津市華源工業集團公司已悄然地站立在全國線材行業的最前沿,向世人展示著民營企業家、展示著黨員領導干部的嶄新風范。王立福,男,天津市靜海縣人,漢族,中共黨員。1993年12月至今任天津市華源工業公司總經理1996年04月至今任張家房村黨支部書記1992--1997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靜??h第八屆委員會委員1998年當選靜??h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9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津市鄉鎮企業家"2001年被評為2000年度天津市勞動模范被中共天津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被評為天津市特級勞動模范當選中國共產黨天津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2003年當選靜海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委員......這不勝枚數的成績、閃亮耀眼的光環背后,王立福打拼的是一段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創業之路......這片貧瘠的鹽堿地、這群憨厚樸實的人群,終于成就了今天這使全村老少都富裕起來的事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張家房子還是個市級貧困村,當時全村糧食總產6萬斤,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村里唯一的企業“金屬制品廠”也處于長期停產狀態中,欠銀行貸款和群眾集資款80多萬元,村里的14名黨員誰也不愿當這個窮家。在這種情況下,1996年,由王立福任書記的新支部班子毅然挑起了張家房子村這副沉重的擔子??陀^地說,新班子剛上任的時候,大部分群眾持的是懷疑態度。王立福帶領支部一班人反復商量、研究改變被動局面的辦法。最終大家一致認為:“只有經濟發展了、班子才能立得住,群眾才能消除疑慮,才會放心大膽跟著支部干。”然而,對于負債累累的張家房子村來說,要發展經濟又談何容易?唯一的出路就是重新發包已經停產的金屬制品廠。但是由于長期停產,廠房破舊,機器生銹,再加上80多萬元的債務,發包通知發出去半年時間竟沒有一個人敢于承包。眼看工作再次陷入困境之際,王立福一咬牙:“有困難黨員上、領導上!”,自己再次拾起了這個爛攤子。春夏秋冬的不懈努力、無數汗水的辛勤澆灌,瀕于倒閉的企業終于起死回生。第二年企業實現利稅100萬元,很快就還清了貸款,兌現了群眾的集資款。初戰告捷,不僅堅定了王立福帶領村民謀發展、奔富裕的決心,更點燃了張家房子人創造美好生活的希望之火。此后,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個跨越,先后上馬了塑料包裝、車床配件、紙制品加工等企業,不斷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1992年,王立福開始創建華源工業公司。當時只有幾臺設備,十幾個人,年產幾百噸。經過以王立福為首的一批華源人拼搏進取、百折不撓的奮斗,在大力提倡“創業、樹人、精品、誠信”的公司精神、積極學習運用“一流裝備、一流管理、一流產品、一流市場”的經營理念下,企業迅速得到發展,由一個年產幾百噸的小型加工廠,一躍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8億元、員工2400余人、設備1000余臺套、產品規格幾百種、年生產能力12萬噸,擁有12家子公司的綜合性工業公司。隨著公司的發展,如何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又成為企業運行的關鍵。1998年,王立福主動南下廣東學習考察?;貋硪院螅鞔_指出“成立股份制公司、用現在企業制度推動公司進步”的發展方向。成立股份制公司的指導思想是:進一步培養和鍛煉復合型青年企業人才,全面推進我們的事業快速、健康、可持續性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目的是發揮人才作用,為創業者增收,實現人才擁有產業,為下一代創造發展平臺,為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F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年輕人得到了鍛煉、成長、發揮和發展,一大批青年管理人才迅速成長起來。股份制企業的建立,更新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拓展了發展空間,提高了管理人員的收入,極大的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2006年7月,華源工業的第十二個分公司建立。隨著公司的發展,在“十一五”期間,王立福定下了:一個“3”,四個“2”的發展目標。即:“年產30萬噸,二十個分公司,產值20個億,利稅2個億,二百人參股”。目前華源工業公司主要生產各種規格的高、中、低碳鍍鋅鋼絲和光面絲,基本上涵蓋了鍍、涂、包、絞、編幾大類表面處理的精細延伸產品。在王立福“做好生意,做好合作生意,做好合作伙伴的生意”的戰略思想引導下,華源與世界各地經銷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雙方建立起了緊密的價值鏈,從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營銷網絡,基本覆蓋美洲、歐洲、亞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定的聲譽和良好的信譽。王立福始終堅持“企業利益高于一切,員工利益重于一切”的原則,以“對人負責,人性化發展,創辦人格企業”為宗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員工搭建發展平臺,創造發展空間。在提高員工業務能力的同時,本著立業先樹人的原則,打造出了一支精益求精、不斷進取、不謀私利、誠信求實的團隊。目前華源公司已連續數年被天津市政府評為“守合同、重信譽”單位,2004年又被評為全國的“守合同、重信譽”單位,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評為出口產品A類企業,被銀行系統評為AAA級信用企業。是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單位、天津市線材制品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線材常務理事單位。經濟發達了、企業發展了,但王立福并沒有忘記自己鄉親父老。“少數人富了不算富,黨員富了也不算富,群眾富了才真算富”這句話不只是掛在嘴邊上,而是深植于王立福的心中。王立福多次主動把自己在企業的股份進行分割轉讓,讓更多的中層管理人員持有股份、讓職工作企業真正的主人,逐步實現先富帶后富、最終達到全村共同富裕的目標。同時王立福不斷地用實際行動回報著家鄉的恩情:投資200萬元建起了中心小學;投資8萬元,建起了凈化水站;投入950萬元,建起了9000多平方米的別墅和公寓式住宅樓;投資100萬元,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和健身廣場;硬化了村街路面,修建了高標準公廁,安裝了路燈;在村內主要街道兩旁種樹栽花,綠化面積達3000平方米;投入500萬元,建立煙塵和污水處理廠,從根本上改善了張家房子人的居住環境。目前,村民的收入來源包括企業股份,工資,土地規模經營收入等多種形式。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都可領到1200至1500元的養老金,40%的農戶有了私家車,三分之二的村民住進了集中供暖的住宅樓,村里基本普及了太陽能等現代生活設施,家家戶戶都過著殷實的生活。同時,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王立福還特別注重加強村民和外來人員的教育管理,積極引導人們樹立文明新風,移風易俗,破除封建迷信,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對外來人員及家屬,村里投資100萬員為他們集中興建了居住區,與本村村民享受一樣的水、電、暖優惠政策,外工們親切地稱之為“華源村”;外工的孩子在村中心就學,享受與本村孩子一樣的待遇;外工勞動的車間,安裝了空調。正是由于堅持以人為本,采取了服務群眾、利于群眾的各項措施,張家房子村雖然外來人口近3000人,但始終保持了社會穩定,群眾安居樂業,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100%都是文明戶、遵紀守法戶。王立福和他帶領的黨支部使家鄉經濟飛速發展,鄉親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老百姓們打心眼兒里愛戴擁護這樣的黨的好領導,好班子。連續三屆,王立福在村黨委換屆選舉中,都以全票通過,連任黨委書記??梢哉f,老百姓的老百姓的心和王立福這樣一名好帶頭人緊緊地貼在了一起。十幾年的風風雨雨,王立福和黨支部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成就了這塊鹽堿灘的變遷?,F在,走進張家房子,無論是村里蓬勃發展的企業、拔地而起的樓群、寬闊平坦的公路,還是花草的新綠和老人孩子們幸福的笑臉,無一不昭示著張家房子的發展和繁榮。展望未來,王立福及他的華源團隊信心倍增地表示:力爭到今年年底,再建村民住宅樓15000平方米,實現全村住宅樓房化,新建一個占地80畝的生態水景色公園,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預計到“十一五”末,全村企業達到20家,實現銷售收入10個億,利稅1個億,人均納稅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元。